CCER助力減碳技術加速落地
事實上,無論是碳排放權還是CCER交易,都只是推動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種手段,背后的根本作用在于鼓勵、推動一系列具有減碳、固碳作用的技術和項目加速落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布的首批4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覆蓋的領域,將率先受益。
陳志斌對《中國能源報》記者指出:“海上風電、光熱項目、造林項目等首先納入CCER方法學,無疑將對這些行業(yè)產生利好。在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有很多路徑,比較明確的路徑是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能源,其他很多項目也都有類似潛質。對于一些成本比較高的減碳項目,可以通過CCER提供更多資金支持。這有助于支持新項目發(fā)展,使一些商業(yè)上經濟性不太強的項目也可以盡快落地。可能有的技術原來要發(fā)展5年才能做到成本較低、收益可控,但現(xiàn)在有了CCER的額外收入,也許只需要2年就可以推向市場。”
“重啟CCER,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把減排項目的環(huán)境效益量化,讓大家看到項目收益,這樣一來,主動減排的動力也就更足。與國際上的減排機制一樣,CCER對額外性的要求,實質上是對一些發(fā)展中的減排技術的支持和鼓勵,通過市場手段加快新的低碳技術孵化和發(fā)展。”關宇軒指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