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港口處理捕集的二氧化碳的基礎設施和程序還不完善。
• 確定卸載、利用和/或封存二氧化碳的明確途徑對于船載
碳捕集與封存系統(tǒng)的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至關重要。
全球海事脫碳中心(GCMD)攜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和奧雅納(ARUP)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港口準備不足是制約船載
碳捕集與封存系統(tǒng)(O
CCS)作為切實可行的脫碳解決方案的主要瓶頸。盡管卸載船上捕集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如何由專業(yè)?員安全操作轉移這些捕集的二氧化碳,目前尚缺乏驗證。
這份題為《卸載船上捕集的二氧化碳的概念研究》(Concept study to offload onboard captured CO?)的報告發(fā)現,盡管少數港口已經配備了卸載液化二氧化碳(LCO2)的基礎設施,但這些設施主要是為了處理食品級二氧化碳而設計的。由于食品級二氧化碳對純度要求極高,因此限制了這些設施處理船上捕集的二氧化碳的互操作性。
研究考察了全球?多個計劃中的 LCO2 相關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均坐落于二氧化
碳排放工業(yè)集群附近或與之相關的運輸系統(tǒng)中,能夠處理的二氧化碳捕集量將遠超來自 OCCS 系統(tǒng)所捕集的量。對于港口而言,要實現規(guī)模經濟,其卸載、儲存和運輸船上捕集的二氧化碳所需的基礎設施或許需要同這些項目進行整合。然而,當前許多此類項目仍處于概念階段,最終投資決策(FID)尚未敲定,這也導致港口在卸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遲遲未能啟動。這種相互制約、因果難分的困境,恰好凸顯了
碳價值鏈的整體雛形尚未完全成熟。
另外,在港口原本就錯綜復雜的作業(yè)流程中引入 LCO2 的卸載環(huán)節(jié),可能會對港口的效率和操作性造成一定影響。為確保 LCO2 裝卸和儲存的安全,需要設置額外的緩沖區(qū),這也會進一步加劇港口和碼頭現有空間的緊張狀況。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