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行動與ESG投資相互促進,數字技術創(chuàng)新賦能綠色金融
界面新聞:在“30·60”目標下,國內眾多機構開始紛紛加入聯(lián)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作為全球ESG投資理念的主要倡導者,UNPRI旨在推動投資機構在投資決策中納入ESG因素,同時幫助其提升ESG投資能力。而在近70家中國簽署人中,四川環(huán)交所是其中唯一一家交易機構,當初是在怎樣的契機下加入UNPRI的?
何錦峰:我們加入進去得益于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四川環(huán)交所一成立,就得到了國際市場的關注。這是有原因的,就像我剛才講的CDM項目,我們當時在全國第一,CDM項目形成的核證減排量CER的交易都是在國際市場上完成的。其次,我們對碳市場有更加科學理性的認知,四川環(huán)交所在成立之初就考慮到碳市場是先有國際市場才有國內市場。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同時關注國際國內市場,同時關注配額市場和自愿減排市場。再一個,就是為應對氣候變化,UNPRI的6項原則和ESG投資理念高度契合,符合我們高質量發(fā)展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有了簽署UNPRI的意愿,當然也很感謝UNPRI的認可。
界面新聞: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國碳中和行動和ESG投資二者的關系?
何錦峰:我覺得二者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ESG投資為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提供資金保障,另一方面,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又為ESG的投資者們提供了市場空間。
界面新聞:四川環(huán)交所搭建的“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具備綠色識別認定、綠色技術交易、ESG評價等核心功能。在ESG評價方面,四川環(huán)交所的評價標準是怎樣的?從2019年上線到今天,“綠蓉融”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何錦峰:這個平臺在搭建后,最初是省發(fā)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及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幾個部門制定了一個初期入庫標準。但在實踐之后,省里決定把這個標準進一步完善細化,建立四川省的兩個地方標準,一個是綠色企業(yè)服務導則,一個是綠色項目服務導則。在綠蓉融上專門做ESG評價的還不多,主要是通過綠蓉融發(fā)布資金的需求信息,以及資金供應信息。
在成果方面一是制定了綠色項目的認定標準,另一個是綠蓉融和人民銀行的系統(tǒng)天府信用通實現(xiàn)了聯(lián)通,給企業(yè)的融資金額應該超過了28億。
界面新聞:四川環(huán)交所除了綠蓉融這個項目外,點點碳中和也是個比較有特色的項目,它和廣東的碳普惠有什么區(qū)別嗎?
何錦峰:廣東的碳普惠和成都市機制“碳惠天府”機制更有可比性。碳普惠最初是專注于公眾的碳減排,后來再和廣東的碳市場形成一個對接的機制。成都的碳惠天府是雙路徑,一是項目碳減排開發(fā)運營,類似于CCER的方式。二是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類似于廣東碳普惠。
界面新聞:點點碳中和與碳惠天府的碳排放計算機制,和環(huán)交所推出的溫室氣體排放云計算報告系統(tǒng)有關聯(lián)嗎?
何錦峰:點點碳中和承擔了成都“碳惠天府”機制交易平臺職能,也是面向機構和公眾的基于購買
碳信用抵消
碳足跡的碳中和平臺,碳排放計算主要應用在衣食住行用等更微觀層面,云計算報告系統(tǒng)算不了這些微觀的。云計算系統(tǒng)是根據國家發(fā)布的24個行業(yè)的《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完成了信息化,當然也有一些原創(chuàng)性的核算和分析在里面。相當于環(huán)交所擁有微觀和中觀兩個碳排放計算系統(tǒng)。
界面新聞:除了點點碳中和、云計算系統(tǒng),四川環(huán)交所在創(chuàng)新技術方面還有做哪些的一些嘗試和努力嗎?
何錦峰:現(xiàn)在,我們重點就是推動綠蓉融和點點碳中和兩個系統(tǒng)的建設,這兩個系統(tǒng)對我們來說算是初創(chuàng)的品牌,已經有一定的品牌影響。我們下一步要把它建成一個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要把財經政策、ESG等這些全部集成在這個系統(tǒng)里。
那除了要用到云計算之外,我們在考慮將綠色企業(yè)和綠色項目庫智能化?,F(xiàn)在入庫的方式相對傳統(tǒng),效率不高,再者,中間的人為因素如果多了,客觀、中立性很難得到保障,因此很有必要綜合應用云大智鏈等信息科技和金融科技不斷完善、優(yōu)化和強化我們的既有系統(tǒng)。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