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建筑逐步減少化石能源供熱
目前,我國建筑采暖熱源主要包括集中熱電聯(lián)產電廠、區(qū)域燃煤燃氣鍋爐房等,每年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針對這一問題,《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進熱電聯(lián)產集中供暖,支持建筑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供熱應用,開展火電、工廠、核電等余熱利用。
在江億看來,加快優(yōu)化建筑供暖用能結構,大力實施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可以有效拉動投資,也能明顯降低供熱運行成本,“比如,在建筑容積率小于3的建筑低密度區(qū),可以優(yōu)先推廣空氣源、土壤源、中深層地熱源熱泵等,如建筑密度更低時還可充分利用太陽能光熱。在容積率大于3的高密度建筑區(qū),為滿足較高的供熱需求,可推動充分利用核電、火電和垃圾焚燒廠及冶金、化工、有色、建材等行業(yè)生產過程余熱。”
【版權聲明】本網(wǎng)為公益類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