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市出現(xiàn)持續(xù)高溫天氣,
節(jié)能減排成為熱點。上海作為較早開展
碳排放權交易的
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建設的進展和取得的成效如何?
在今天舉行的“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fā)布會上,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程鵬表示,2011年我國明確七個地區(qū)作為
碳市場交易試點,包括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湖北七個省市。2013年11月,上海市正式啟動試點工作。
目前,上海
碳交易市場已納入鋼鐵、電力、化工、航空、航運、建筑業(yè)等行業(yè)300多家企業(yè),還有400多個投資機構參與
碳交易。經過這么多年試點,上海形成制度明晰、市場規(guī)范、管理有序、減排有效的碳排放交易體系,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積累很多經驗。上海二級市場的總交易額排在全國前列,核證自愿減排量排在全國第一。
上海還承擔了全國碳排放
交易系統(tǒng)的建設和維護工作。2017年,國家將這一任務交給上海,全國碳交易市場去年7月16日正式上線交易,全國碳市場第一個
履約周期已經納入發(fā)電行業(yè),一共2162家,一上線就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截至9月26日,碳排放的配額CEA成交量是1.95億噸,成交額為85.59億元,這是全球碳實物交易量最大的市場。
此外,上海創(chuàng)新建立碳普惠機制,引導全社會形成
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簡約生活方式,鼓勵全民節(jié)能降碳社會機制制度創(chuàng)新。經過這幾年認真研究、廣泛討論,《上海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基本形成,正在抓緊推進。通過碳市場將個人、企業(yè)低碳行為量化、價值化,為全市實現(xiàn)雙碳目標奠定廣泛的社會基礎。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