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25日在中國發(fā)展高層
論壇2023年年會上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從根本上說是人類社會通過創(chuàng)新打破新的發(fā)展約束條件,如何在制度和政策上促進創(chuàng)新,可以在兩個方面做一些探索。一是形成全方位支持
綠色創(chuàng)新的“碳替減”市場。二是在
碳減排過程中要更多地引入市場化因素,并形成一種雙向激勵轉型機制。
劉世錦表示,綠色發(fā)展方式從根本上要靠綠色技術驅動。他提出一個新的理念就是創(chuàng)新型“碳替減”,即依托綠色技術替代而相對減少的
碳排放,也可稱之為替代性減碳。
劉世錦認為,“碳替減”市場應該有比較強的包容性。既包括類似綠電的綠色能源產品,也包括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高碳行業(yè)能夠產生碳替減的產品。在開始啟動“碳替減”市場的時候,各個地方可以
試點碳資產池或者綠碳銀行,推動創(chuàng)新型“碳替減”的核算和交易,逐步演變?yōu)楦蠓秶膮^(qū)域市場乃至全國性市場,也可以與相關國際市場接軌。對于
碳價的兩種主要表現(xiàn)方式——碳排放權交易
價格和
碳稅產生的收入,應當用到
碳中和進程中去,可以在某個地區(qū)或對某類產品開展
碳稅的雙向激勵機制的
試點。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