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國內外矚目的國家碳市場,終于踩著2017年的“尾巴”成功落地。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12月19日,國家發(fā)改委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經國務院同意已于近日印發(f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fā)電行業(yè))》(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也就是俗稱的國家碳市場已完成總體設計并正式啟動。
不過,和外界此前預計不同的是,此次只將發(fā)電行業(yè)納入了國家碳市場,其他行業(yè)暫未覆蓋。此外,《方案》中未明確的CCER(通過實施項目削減溫室氣體而獲得的減排憑證,在控排企業(yè)履約時用于抵消部分碳排放使用)的去留、區(qū)域碳市場和國家碳市場的銜接等諸多熱點問題,也同樣引人關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就此,《瞭望東方周刊》專訪了《方案》的咨詢專家以及國家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的主設計者、清華大學能源環(huán)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幾乎所有電廠都納入控排名單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瞭望東方周刊》:2017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曾組織對電力、電解鋁、水泥三個行業(yè)進行碳配額分配試算,但此次的《方案》顯示國家碳市場只納入了發(fā)電行業(yè),原因何在?你認為何時國家碳市場才能實現全行業(yè)覆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張希良:電力、水泥和電解鋁三個行業(yè)都具備納入國家碳市場的條件,但相比之下,電力行業(yè)的條件更成熟,不僅行業(yè)數據基礎較好,產品較單一,而且行業(yè)管理水平較高,行業(yè)整體排放量也很大,所以將其首先納入國家碳市場更為穩(wěn)妥。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從目前情況看,預計到2025年,國家碳市場才能實現對全國8大行業(yè)、20個子行業(yè)的全覆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瞭望東方周刊》:根據《方案》,納入國家碳市場控排名單的電力企業(yè)門檻是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6萬噸(約等于1萬噸標準煤綜合能耗),你覺得這個門檻是高還是低?未來這個門檻是否會更低?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張希良:每年2.6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門檻其實并不低,它幾乎把發(fā)電行業(yè)的所有電廠都囊括了進來,包括那些年發(fā)電量在200萬千瓦以下的小電廠,實現了行業(yè)企業(yè)的百分之百覆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國家碳市場建設的推進,無論哪個行業(yè),將來納入國家碳市場的門檻都會逐漸降低,最終實現對行業(yè)企業(yè)的全覆蓋。當然,現階段,主管部門采取的還是“抓大放小”的原則,優(yōu)先監(jiān)管行業(yè)內的排放大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CCER如何安排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瞭望東方周刊》:你認為發(fā)電行業(yè)被納入國家碳市場后,電力企業(yè)的成本負擔是否會加重,面臨的減排壓力是不是會更大?這對電價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張希良:對發(fā)電行業(yè)的企業(yè)來說,肯定是有人哭、有人笑。那些二氧化碳排放量達標的企業(yè),不但不會有負擔,反而能通過出售多余的碳排放配額獲利;而那些排放不達標的企業(yè),壓力肯定很大,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去減排或者購買配額。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至于電價,因為中國實行的還是政府定價,行業(yè)本身并未完全市場化,所以即便是把整個行業(yè)內的企業(yè)都納入國家碳市場,對中國電價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瞭望東方周刊》:之前業(yè)內一直盛傳國家碳市場啟動后,目前在各試點省市碳市場中可進行交易的CCER將會逐漸退出,你認為CCER是否應該退出國家碳市場?CCER對國家碳市場的建設有何作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張希良:首先需要強調的是,CCER跟碳市場是兩回事。目前,國家發(fā)改委還在研究國家碳市場正式啟動后CCER該如何安排,仍沒有一個明確的表態(tài)。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我認為,國家碳市場啟動后,CCER并不會完全退出市場,但也不會全都保留,最終可能只有很小一部分特定領域的CCER,比如減排成本高的或者對西部發(fā)展有幫助的可以繼續(xù)留在國家碳市場上進行抵消交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區(qū)域碳市場會并入國家碳市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瞭望東方周刊》:在正式啟動國家碳市場之前,中國自2013年以來已在全國7個省市開展了碳交易試點工作。你認為國家碳市場啟動后,兩者該如何銜接?
張希良:按照國家發(fā)改委的說法,凡是國家碳市場覆蓋范圍之內的企業(yè)都要納入國家碳市場進行管理,以后就不再參與區(qū)域碳市場的交易,而國家碳市場還未覆蓋的企業(yè)則繼續(xù)在區(qū)域碳市場運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國家發(fā)改委也明確,在國家碳市場啟動運行1~2年的過渡期內,目前已有的7個試點省市的區(qū)域碳市場都將會繼續(xù)存在。但我認為,過渡期結束后,2025年前,所有的區(qū)域碳市場可能就會逐漸并入到國家碳市場中,實現統(tǒng)一管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瞭望東方周刊》:7個碳市場試點省市一直都在爭奪國家碳市場在當地落地,本次《方案》明確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tǒng)和交易系統(tǒng)分別由湖北省和上海市牽頭承建,這是否意味著國家碳市場最終將會放到這兩個地方?
張希良:不能這么理解,湖北和上海只是承建國家碳市場的相關系統(tǒng)平臺。據我了解,國家碳市場將來會是各地共建的模式,并不是說只在上?;蛘吆蹦骋粋€地方。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瞭望東方周刊》:你認為2018年國家碳市場的建設重點是什么?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張希良:首先是三個系統(tǒng)的建設,《方案》的安排是由上海牽頭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tǒng),湖北牽頭做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系統(tǒng)和結算系統(tǒng);其次是,配額分配方案的細則制定落實,第三就是盡快出臺《國家碳市場建設管理條例》,為國家碳市場的建設奠定法律基礎。目前這幾項工作都在加緊推進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