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 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
論壇夏季峰會在
北京線上成功舉行。本屆峰會以“構建轉型金融體系”為主題,從政策驅動、激勵機制、產品創(chuàng)新和金融工具等方面探討了我國發(fā)展轉型金融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博士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金融可以從3個方面促進我國的碳轉型。此外,陳道富還認為,低碳轉型意義重大。金融可以發(fā)揮正向激勵作用,必要時也可以通過約束手段引導實體經濟轉型。
以下為演講全文:
從三個層面理解金融助力碳轉型
陳道富
2022.7.12
各位來賓大家好,很高興參加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夏季峰會。我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對金融如何助力低碳轉型的看法。一是分析碳轉型和金融的作用,二是金融可以在哪些方面推動碳轉型。
我國提出來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后,大家對轉型的討論已經很多。我認為雙碳目標的背后,意味著三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關于
碳減排或者和碳的吸收沉降相關的投資行為,這是直接跟碳相關的。第二個變化是一些高耗能和高碳排的產業(yè)的調整。在中國,重點是能源結構的調整,從化石能源逐步向可再生能源轉化。第三個變化是從更長期來看涉及到我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包括建筑、城市、農業(yè)等,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的轉換。
所以,我認為碳轉型既直接與碳相關,也涉及到產業(yè)特別是能源結構的巨大轉變,會影響到我們的生產生活。
金融的優(yōu)勢,就是把資源在跨時空之內做優(yōu)化配置。從社會合作的角度來看,金融可以通過提供一套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來促成社會的合作,使經濟社會按激勵約束機制牽引的方向調整,最終實現(xiàn)資源跨時空的調整。因此,在碳轉型過程中,金融可以、也應該發(fā)揮積極作用。
具體來說,金融可以在哪些方面促進我國的碳轉型?我想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展開,分析金融助力碳轉型。
第一個層面,在碳減排、碳吸收沉降的領域,涉及大量投資,金融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金融通過更好的定價機制、更好的資源整合、更好的風險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推動企業(yè)增加減碳方面的投資,促進碳減排、碳吸收和沉降等技術和行業(yè)的發(fā)展。
第二個層面,金融可以發(fā)揮資源配置的作用,通過提供更好更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
綠色產業(yè)的發(fā)展,包括
新能源行業(yè)的發(fā)展,同時適度減少甚至抑制一些高碳行業(yè)的發(fā)展。在這方面,我們看到國內已經開展了很多工作。首先,央行設立了兩個跟減碳相關的政策工具,即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其次,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開展了大量
綠色金融業(yè)務,包括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等,給綠色行業(yè)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最后就是最近比較活躍的ESG投資,通過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投資行為推動被投機構的綠色轉型。
第三個層面,金融在
碳交易領域也可以做一些探索。我認為,通過
碳配額約束市場主體往低碳方向轉型,最好能做好兩點。首先,通過
碳配額這種約束產生的收益能夠專門用到碳減排或碳吸收沉降的活動中,使之真正在為雙碳目標服務。其次,完善碳的定價機制和交易機制,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金融可以為優(yōu)化碳的配額管理和投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總之,低碳轉型意義重大。金融可以發(fā)揮正向激勵作用,必要時也可以通過約束手段引導實體經濟轉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