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氣候投融資的建議
一是推進法律法規(guī)、政策和指南建設。目前政府部門發(fā)布了“1+N”政策體系,發(fā)布了推進氣候投融資指導意見以及試點等。為進一步促進氣候投融資發(fā)展,需要制定法律法規(guī)對氣候投資效益進行界定,為氣候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同時應進一步制定實施氣候投融資的細則和指南、設定國家及銀行機構的氣候投融資年度及中長期目標。
二是推進氣候投融資基礎
平臺建設。根據氣候投融資試點的實踐和經驗,盡快制定實施氣候投融資系統(tǒng)性的技術和方法,推進基礎
平臺建設。宜優(yōu)先考慮制定計量氣候投融資的范圍和方法、計量并披露氣候投融資項目的氣候效益。
三是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氣候投融資工具和產品,這些工具和產品要體現氣候投融資的特點,確保投資獲得合理回報。例如,以實現減排量大小作為項目氣候投融資條件、降低對顛覆性減排技術風險管控要求、開發(fā)減排技術保險產品等,以及投資者合理分享基礎設施適應氣候變化投資帶來的長期效益和溢價的政策,等等。
四是充分利用保險機制促進減排和適應投資。例如顛覆性減排技術效益保險、各種極端氣候災害保險、氣候脆弱區(qū)投資保險等。
五是對所有投資項目開展減排和適應評估,促進項目更多減排及提升適應水平。指導企業(yè)設立氣候審查和風險管控單元,確保遵守并利用好國家政策,為企業(yè)管控氣候風險,通過實施氣候保護項目獲益。
最后是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對投資和金融機構進行氣候投融資能力建設培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